目前西藏推广了40多万台太阳灶,根据测算,一台截光面积为1.6平方米的太阳灶,一年使用280天,每天使用6小时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2.14吨薪柴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换算为蓄粪为2.26吨。
我国已认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在国家发改委新近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间,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其中北京、天津等少数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太阳能光伏利用与建筑节能的技术结合将大幅度减少公用能源系统的能源供应。以国家游泳中心馆为例,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光伏发电井网系统进行太阳能光电利用就是它的一大环保特点。
在世界资源紧缺的环境下,太阳能作为最经济、最清洁、最环保的可再生能源,一定会是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里能源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份。第一,发展循低碳-循环经济适应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要求,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消费方式变革生活方式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改革的步伐。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光伏发电与建筑的结合应用,并且提出了零能耗建筑的概念。利用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建设更适合的人居环境。根据太阳能辐射强度规律,进行供太阳能热利用系统设计、性能分析以及系统方案论证的参考。
相反,阳光强烈,太阳能发电用不完时,又可通过电线把剩余的电输送给电力公司。另一方面,要倡导社会公众从大众媒体上获取关于环境保护和低碳宣传的知识,并掌握应对的技巧。光伏产业无序竞争的恶果有目共睹。
标准先行,避免重蹈光伏产业无序发展覆辙联盟的使命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抓联盟标准和对联盟创新技术成果的认证工作,保障太阳能光热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能够有序、高水准的健康发展。进度表已确定,2017年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刘晓冰介绍,相对光伏发电而言,在热能储备完善的情况下,光热发电通过前端聚光集热与后端传统热电技术结合,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光热发电行业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我们认为应该标准先行。我们还积极推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原有技术创新资源,按区域、技术类型搭建不同平台。
我国光热发电总体进展较慢,但在相关产品和技术日趋成熟、国家政策支持不断明朗的情况下,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已经开始在核准项目上提速。刘晓冰说,这些平台面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已经建成的有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延庆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站这个集实验测试、检测认证的技术服务平台。2008年起,全球光热发电装机量开始快速攀升,2014年新增装机92.5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435万千瓦。2014年新增装机美国第一,印度第二此外,由于热发电避免了光伏发电技术中的硅晶光电转换环节,无需昂贵的晶硅材料投入,其潜在成本下降幅度要远甚于光伏。
刘晓冰说,这些平台面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理想状态是成员单位将各自的专利交予联盟统一管理,实现交叉许可和推广经营,促进行业内技术创新快速深入,继而促进大家共同发展。同时,国家能源局已基本确定了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的进度表,即2014年2016年通过示范电价政策扶持完成一批商业化示范项目建设,2017年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他说,为实现这一模式,联盟提出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四步走战略:第一步建设实验电站,打通系统流程,发现合格的供应商;第二步建设示范电站,建立产业链基础,打通产业链;第三步建设规模化电站,完善产业链,降低发电成本;第四步建设商业化电站,实现无补贴的竞争式发展。
数据显示,国内光热发电累计装机11兆瓦。产业四步走,最终实现无补贴竞争式发展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开启之年。
2012年国内核准的光热电站818兆瓦,到2014年已经达到1448兆瓦。《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底,我国建成太阳能热发电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目标,虽然已难以按期实现,但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方向未变。
我们相信,光热电站规模化建设启动之前的等待不会太长。我们还积极推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原有技术创新资源,按区域、技术类型搭建不同平台。在2015年6月份召开的中国国际光热电站大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梁志鹏副司长表示。光伏产业无序竞争的恶果有目共睹。近期,考虑到电网输送、市场消纳,具备建设条件的场址有1200万千瓦。截至目前,联盟有理事成员单位42家。
相比两年前对光热发电在中国是否可行存在试探性,现在,可以确定在中国发展太阳能热发电完全具备条件。去年我们争取到两个国家项目,分别是跨季节储热和蓝膜技术方面的研究。
光热发电行业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我们认为应该标准先行。标准先行,避免重蹈光伏产业无序发展覆辙联盟的使命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抓联盟标准和对联盟创新技术成果的认证工作,保障太阳能光热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能够有序、高水准的健康发展。
同时,示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制定了示范项目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了技术条件,待确定近期建设规模和价格政策后将会很快启动。但刘晓冰坦言,当前国内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技术成熟度不高,尤其是电站建设的系统集成能力不足,二是上网电价定价机制的不明确及不完善。
刘晓冰说,随着国家标准体系的变革,联盟标准今后将成为社团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盟在这方面的工作任重道远。他说,目前国内太阳能光热发电企业尚处于规模小、分散发展的阶段,研发能力较弱,独自攻克行业技术壁垒的困难较大,因而联盟瞄准产业链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难题,组织联盟成员申报国家课题,以及推动成员内部产学研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攻关。推进联盟标准制定是联盟的另一重要工作。近两年来,我国开展了光热发电资源调查,对适合光热发电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了资源调查。
2008年起,全球光热发电装机量开始快速攀升,2014年新增装机92.5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435万千瓦。联盟计划建设10个这样的太阳能光热利用的服务平台。
他认为,光热发电的未来商业模式应该是,通过电价形成机制与技术发展机制的融合,重点发展和完善电站集成运维技术,从而牢固掌握设计技术。其中,适合建设大型电站的青海、西藏、内蒙古最多,青海一省核准的项目占国内48%。
此外,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电规院和水规院对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产业发展做了非常好的研究,对国内产业的基础做了详细的调查。其中累计装机规模最大的是西班牙,占比57%,美国以38%居第二。
他说,但由于涉及到对国有资产的处置,还有一些传统的理念需要打破,目前这一工作正在努力推进中。进度表已确定,2017年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刘晓冰介绍,相对光伏发电而言,在热能储备完善的情况下,光热发电通过前端聚光集热与后端传统热电技术结合,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值得一提的还有专利池建设。目前已经建成的有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延庆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站这个集实验测试、检测认证的技术服务平台。
从调查成果来看,具备技术条件的开发潜力达3亿千瓦。联盟提出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四步走战略:第一步建设实验电站,打通系统流程,发现合格的供应商;第二步建设示范电站,建立产业链基础,打通产业链;第三步建设规模化电站,完善产业链,降低发电成本;第四步建设商业化电站,实现无补贴的竞争式发展。
据报道,此前有消息称2009年10月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2014年新增装机美国第一,印度第二。
这种方式输出的电能质量要远高于日利用小时数不足12小时的光伏发电。我国光热发电总体进展较慢,但在相关产品和技术日趋成熟、国家政策支持不断明朗的情况下,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已经开始在核准项目上提速。
本文由观过知仁网名称管理器高级用法(名称管理器)观过知仁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冬至暖心祝福图片(冬至暖心话语)”